蔣連根:金庸的江湖師友-師友同業篇
¥148.00
描述
金庸的「海寧小老鄉」蔣連根,運用社會科學的「深度訪談」(In-depth Interview)和「滾雪球抽樣調查」(snow ball sampling method),將幾十年所獲的紮實資料厚積薄發,深入瞭解金庸的不為人知的另一面真實人生。
金庸讀者數以億計,毫無疑問當中大部份都視金庸為中國歷史文化的好老師!金庸本人又受過那些老師教誨和影響呢?本篇介紹大文豪金庸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老師,包括一起報辦的小學老師陳未冬,教導金庸不可忘本的中學校張印通,中學時數學老師章克標,早期的文學創作啟蒙老師報刊編輯陳向平,晚年的博士導師麥大維。
少年同窗好友:稱兄道弟的王浩然和救了金庸一命的沈德緒。
長期合作的政界師友:同族叔祖查濟民和既是戰友、也是伙伴的張浚生。
還有更多報界師友:調換工作崗位致令人生轉向的同事李君維,金庸首婚的證婚人同事前輩許君遠,從神交到深交的老報人楊奇,俠骨文心的老上司李俠文,讓金庸梁羽生成為武俠小說名家的羅孚,後輩同業杜南發和萬潤龍。
簡介
本書介紹大文豪金庸在人生不同階段的老師,以及朋友受同業。
金庸武俠小說中的人物都是有來歷有師承的,而且個個都是尊師重教的好孩子:郭靖和楊過是不用多言的模範生,大理段公子在神仙姐姐的玉像乾脆利落地叩首千番,就連憊懶乖張的韋小寶在九難師太面前也不敢造次,而令狐冲對岳不群的崇拜敬重則是讓人心痛的迂腐。「一日為師,終身為父」,「名師出高徒,良匠琢美玉」,這樣的古老觀念是金庸的根深蒂固。
金庸曾經說過:「我最要好的朋友,都是中學時代結交的,那時候大家一起吃飯,住同一個宿舍,一起上課學習,生活親密。這些好朋友現在還經常聯繫,爭取機會見面。」
與池田大作對話,他詮釋「知己」的含義:「中國人結交朋友,很重視『知己』的觀念。要互相了解而志趣相投,那是最重要的,不一定需要長時期的結交。《史記》中說:「諺曰:白頭如新,傾蓋如故。」如果互相意見不投合,即使從小做朋友做到大家白了頭髮,仍如新相識的陌生人一樣;如果意見一致,即使是道路上初次偶然相逢,停下車來隨便談談,也可以成為老友,正所謂「酒逢知己千杯少,話不投機半句多」。
作者簡介
蔣連根,一九五五年生,金庸喚他「我的海寧小老鄉」(陪同楊振寧在鹽官觀潮,接受採訪時說的)。筆名耕夫、戀耕、鳴雁等,畢業於金庸任院長的浙江大學人文學院,不過是遠程教育的,因而跟他的兒子是同學。
早年入伍學習新聞採寫,退役後便做了金庸的同行,以新聞記者為職業,是中國資深新聞工作者榮譽證章(中國記協頒發)獲得者。曾擔任金庸學術研究會理事,徐志摩研究會理事。善寫人物傳記,已出版的有《名人家園》、《金庸和他的家人們》、《金庸和他的師友們》等書。退休後居杭州西湖,常與金庸書院為伴。
「未必出類拔萃,但一定與眾不同。」這是他的一生追求。
目錄
目錄
總序
前言
師生辦牆報,一同「喔喔啼」——小學老師陳未冬
今來舊址憶故人——中學校長張印通
百歲新郎是吾師——中學老師章克標
文學創作的啟蒙老師——副刊編輯陳向平
金庸日記裡的「浩弟」——同學王浩然
「我們兩個都寫了十四部書」——同學沈德緒
金庸執弟子禮向他鞠躬——洋導師麥大維
和「小查」共推「雙查方案」——「和平紳士」查濟民
是「戰友」也是伙伴——香港回歸新聞發言人張浚生
跟金庸「換位」命運便「轉了向」——被遺忘的作家李君維
金庸第一次婚姻的證婚人——前輩同事許君遠
從彼此神交到坦誠深交——粵港老報人楊奇
俠骨文心可見報人風骨——大公報人李俠文
金庸梁羽生的「催生婆」——老報人羅孚
金庸出謎面:詩聖主國,朱雀騰飛——詩人總編杜南發
「金庸茶館」沏茶人——高級記者萬潤龍
跋
其他信息
重量 | 0.5 kg |
---|---|
裝訂 | 平裝 |
出版時間 | 2020 |
作者 | 蔣連根 |
ISBN | 9789888583331 |
頁數 | 243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