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水居士: 《太极拳经》关百益刊印本校注
¥88.00
如欲购买,可联系微信号:hksunyata
描述
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最早印刷刊行的版本, 能照见后世传抄诸谱的真实面目来。本书也是最早研究王宗岳太极拳的专著, 为我们了解清末民初京城太极拳界的真实状况,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关百益于1912年刊行的《太极拳经》手写软体石印本。太极拳史论界一直以来未能见原本,相关资料见诸中华武术会1936年发行的唐豪《王宗岳太极拳经 王宗岳阴符枪谱》。2018年,作者二水居士获赠顾留馨先生藏本,封面签有“唐豪赠顾留馨藏”字,扉页钤盖“许靇厚”圆章。“太极拳经叙”一文,“共和元年十一月关葆谦伯益氏叙于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”句后,钤有“葆谦之印”圆章。盖系关百益赠与许禹生,许禹生赠与唐豪,唐豪赠与顾留馨。脉络清晰,递嬗有序。而李亦畬得诸武禹襄本后,“兼积诸家讲论,并参鄙见”,手抄“老三本”,其最早刊行于世的,是1933年由李福荫在“十三中学”编排的油印本《廉让堂太极拳谱》,以及次年山西太原刊印《李氏太极拳谱》。由此可见,此次校注的1912年刊行的《太极拳经》,较李福荫编排的《廉让堂太极拳谱》,早了整整二十一年。这一时期,也正是太极拳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“国术”时代。
简介
咸丰四年(1854)武禹襄奉母命赴舞阳省兄,从舞阳某盐店得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,1866年,武汝清将杨禄躔举荐到京城授拳。由此,原本局限于乡野村落,呈一拳一脚之能的拳技,开始登临大雅之堂,且被冠以“太极拳”之名,登上了历史舞台。
王宗岳其人,生卒生平,皆无确切资讯予以证实。王宗岳的《太极拳论》和武禹襄的讲论,通常以两条途径向外传播:其一,武禹襄赠予杨露禅或杨班侯,唐豪称之为“禹襄初文以授禄禅者”。另一途径是李亦畬从母舅武禹襄手中抄录,并加了自己的讲论,手抄三册,俗称“老三本”。上述两条途径,都是以手抄形式,极其隐秘的流传下来。
此次校注的关百益刊本,是王宗岳《太极拳论》最早印刷刊行的版本。显然也是属于“禹襄初文以授禄禅者”一脉的经典样本。此样本像是一面镜子,能照见后世传抄诸谱的真实面目来。
“禹襄初文以授禄禅者”,在太极拳的发展史上的意义,远远超越于“老三本”。这或许正是校注关百益《太极拳经》的意义之所在了。
另外,就太极拳史论界而言,关百益先生是史上最早研究王宗岳的学者。他从《张三丰先生全集》中,找寻与仙尊张三丰相关联的王宗、王宗道,且进一步从“王渔洋先生云”一节文辞,将太极拳与“四明内家拳”发生了关联,之后太极拳史论界,温州陈州同、四明张松溪、鄞县王来咸、征南之徒僧耳、僧尾等等,都没有跳出关百益先生的视线。附录的《授受源流》和《张三丰列传》,更是为我们了解清末民初,京城太极拳界现状,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作者简介
江澜,自号二水居士,棠溪人,寓居嘉兴。 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。 2003年初,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,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、拳理、拳史及教学体系。
创立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,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。 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。 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、雪隆一多庐太极拳协会、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,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。
手谈之余,勤于笔耕。 出版有《一多庐太极体悟录》、《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目探究》、《〈王宗岳太极拳论〉校注》、《〈太极功源流支派论〉校注》、《〈太极法说〉校注》、《陈微明武学辑录》(包括陈微明《太极拳术》、《太极剑》、《太极答问》三册的校注)、《太极拳心传与体悟》、《太极拳:一门性命践行的哲学》—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目解密(一)》等太极拳专著。
目录
序
《太极拳经》关百益刊印本校注
封面
扉页
插页
《太极拳经》叙
目录
勘误表
太极拳论
太极拳解
十三势行工心解
搭手歌
十三势名目
太极十三势歌
太极十三势总论
附:授受源流
附:张三丰列传
列传一 《明史》
列传二 《征异录》 祇园居士
列传三 《七修类藁》 明 朗瑛
列传四 《淮海杂记》 明 陆西星
列传五 汪锡龄
列传六 圆峤外史
列传七 缺名
无有先生传八 张真人自述
后记
附《太极拳经》关百益刊印本原本照片
封面
扉页
插页
《太极拳经》叙
目录
勘误表
太极拳论
太极拳解
十三势行工心解
搭手歌
十三势名目
太极十三势歌
太极十三势总论
附:授受源流
附:张三丰列传
列传一 《明史》
列传二 《征异录》 祇园居士
列传三 《七修类藁》 明 朗瑛
列传四 《淮海杂记》 明 陆西星
列传五 汪锡龄
列传六 圆峤外史
列传七 缺名
无有先生传八 张真人自述
序
江澜者,号二水居士,乃杨氏叶脉太极拳之大能也。 澜师拳艺,成于金师仁霖。 艺成后不遗余力,传功海内中外,门下从学者众矣。 余友游氏志伦,随澜师游有年,为其门下之佼佼者。 经志伦之绍介,得见澜师,余愿圆矣。澜师学究天人,非仅拳术一事,中华文化之博深,亦有别不同之研究与见解。 听澜师之一席话,有令人耳目一兴,不忍拍案之感,实乃人生之大乐。澜师之推手,运劲之极巧,化劲之极妙,发劲之极厚,尽显太极拳理论之对待精髓。 观者莫不叹服,心慕而愿学之。 澜师亦诲人不倦,因材施教,从学者皆能得益。 真良师也。续《王宗岳太极拳论》《太极功源流支派论》《太极法说》《太极拳:一门性命践行的哲学》后,此书《< 太极拳经> 关百益刊本校注》,乃澜师于太极拳经典理论之另一大作。 澜师之为太极拳之史论,起了承先续后之桥梁,也为太极拳理论之研究者们,理清条目,建立框架。 此劳今功后之举,纵观古今太极拳之习学者,千百万之中,亦难觅一二。
澜师不以余不文,托序于余。 故以此记,为序新作。
王春雷
其他信息
重量 | 0.5 kg |
---|---|
装订 | 平装 |
排版样式 | 繁体竖排 |
出版时间 | 2024 |
作者 | 二水居士 |
ISBN | 9789888266197 |
页数 | 196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