戴东培 编:港侨须知(一九三三)(上下册)

●香港史必读; 三十年代供香港华人使用的工具书及黄页
●书中资料详尽
●搜罗三十年代香港地区商贸、经营、差饷、交通、卫生、建筑、医疗、教育、娱乐、婚丧等方方面面的则例与风俗,选载无遗。
●研究二次大战前香港殖民时代生活面貌、社会风俗之必备工具书
●书中附有超过五十帧珍贵照片,读者可以一窥香港市面地标与风貌随时光推演带来的变迁

描述

本书特色

●香港史必读; 三十年代供香港华人使用的工具书及黄页
●书中资料详尽
●搜罗三十年代香港地区商贸、经营、差饷、交通、卫生、建筑、医疗、教育、娱乐、婚丧等方方面面的则例与风俗,选载无遗。
●研究二次大战前香港殖民时代生活面貌、社会风俗之必备工具书
●书中附有超过五十帧珍贵照片,读者可以一窥香港市面地标与风貌随时光推演带来的变迁

简介

一九一一辛亥革命后 , 香港人口激增,由一九一一年四十多万人口增长至三十年代初的八十多万人,其中大部份是华人。
本书编者序:「客居异地,受治于外人者,可不知其例禁耶?」又谓:「居留侨胞数达八十余万,往往触犯当地例禁而不自知,外人每以华人愚昧、缺乏常识见诮,可耻孰甚?」但究原因,「则以本港例书向无绎本,非尽人所能读,有以致之。」
本书可以说是三十年代供香港华人使用的工具书及黄页。书中资料详尽,搜罗三十年代香港地区商贸、经营、差饷、交通、卫生、建筑、医疗、教育、娱乐、婚丧等方方面面的则例与风俗,选载无遗。其篇甚丰瞻,绝非此日后官方民间刊行之年报可比。实为研究二次大战前香港殖民时代生活面貌、社会风俗之必备工具书。书中附有超过五十帧珍贵照片,读者可以一窥香港市面地标与风貌随时光推演带来的变迁,藉以一发思古之幽情!

作者简介

编者戴东培(1885-?),香港著名慈善家、佛教居士。毕业于香港大学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香港东华三院总理。二八年置广厦,设追远堂于青山。二九年增办「女子佛学会」。邀请大德讲经、推动佛教活动。时至今日,香港东华三院尚有很多以戴东培命名的慈善大楼及院舍,如安老院及护理中心等。

其他信息

作者

戴东培 编

ISBN

9789888582341

排版样式

繁体竖排

出版时间

2019

装订

平装